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浙江涌现大学生道德风尚群体

点滴爱心汇成温暖海洋

  本报杭州11月27日讯

  记者 王婷 通讯员 宋珂 王颖

  今天,中国计量学院收到了义乌市江东街道吴荣智寄来的一封感谢信。

  今年9月,70岁的吴荣智在浙医二院陪亲戚看病,没想到自己左半身突然发麻并感觉头晕,紧急中坐电梯去急诊室寻医。在电梯里,一位素不相识的年轻人看到吴老先生不停发抖的左手,意识到这位老人可能患了中风,他联想起自己父亲中风时的症状和医生曾经告诫过的“中风前四小时是治疗关键期”,于是关切地说:“大伯,你放心,你的病和我爸的病一样。别担心,我陪你去看病。”年轻人为吴老先生垫付了2100多元医药费,推着轮椅陪他去做各种检查,一直忙到下午4点,等吴老先生的家人赶到了才离去。老人问他的名字,他只说:“叫我小陈吧,我在下沙读书。”此外再没有留下任何信息。

  碰巧的是,前几天,吴老先生的女儿陪同父亲去医院复查时,认出了同样来复查的小陈父亲,才得知这个好心的年轻人是中国计量学院在读大学生陈博豪。

  收到感谢信的陈博豪显得很意外,“当时只知道他病情危急,自己又有一点经验,便力所能及地帮助了他。”

  这几天,还有一则消息在微博上迅速扩散:“继‘西湖女侠’玛利亚勇救落水者之后,西湖救人的一幕再次上演,一位德国帅哥在苏堤边救起一名中国人。”随后被澄清,救人的并不是德国人,而是浙江科技学院刚刚回国的学生刘凯,当时正和德国同学在西湖边游玩的他被误认为“德国小伙”。

  前段时间,人们被“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一次次伤痛了心,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这些原本天经地义的行为却成了许多人犹豫不决的纠结问题。人们不禁要问:守望相助、急公好义的美德哪里去了?我们是否真的患上了“道德冷漠症”?我们难道陷入了集体的道德忧虑?

  这个时候,我们听到了浙江当代大学生用行动作出的回答——

  陈博豪的乐于助人,刘凯的见义勇为,再联系到近期浙江中医药大学3名学生在公交车上救死扶伤,浙工大之江学院学生苏家铭为西部特殊家庭筹建的“花儿基金”,农林大的林巧生为陌生人捐献造血干细胞……在浙江高校中,涌现出了一个大学生道德风尚群体,这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青年。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担当如何体现?”针对一些同龄大学生的善举,浙江科技学院师生这几天正在进行热烈的讨论。

  “假如是我,我会不会像刘凯那样跳下去?”在这场校园讨论中,多数师生回答:“遇到这样的事,我也会。”

  道德良知在社会价值多元化、功利化的环境下,一次次被拷问,人们面临着一次次抉择,但是普世的道德追求、传统的道德良知,见义勇为、扶老搀幼的优良传统,并未消失。

  在有关道德的讨论中,大学生们还达成了一种共识:刘凯跳水救人的勇气来源于平常点滴的向善之心,善的一闪念能成大义大勇。大义大勇在生活中并不多,更多的是举手之劳的平凡善举。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为老人让个座;遇人问路,给予热情回答甚至送上一程;同学有困难,伸出援手……

  人性的善良就在这些温暖的微小善举中,不断凝聚成“最美”的风景。

  教育是道德之花的沃土,像阳光、空气和雨露,以文“化”人。如今,浙江各大高校都在强化道德教育,“爱心毅行”、“论语导读”、“人文大讲堂”、“志愿者行动”、“十佳大学生榜样宣传”、“文明修身工程”、“寻找身边感人的人和事”等活动层出不穷,让大学生在人性光芒的照耀下感悟、体验。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点滴爱心汇成温暖海洋 2011-11-28 2230443 2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